此论本是阴亏火盛,阳虚暴脱之类中,而反以非风名之,曷不曰即类中风也。 古来圣圣相传,原不专在切脉一事,其要在望而知之,闻而知之,称为圣、神,为上一等说法也。
答曰:此非阳衰湿侵于下,实血虚肺燥,不能行津液于至下也。甚则耳鸣眩转,目不识人,善暴僵仆。
温疟者得之冬中于风,先热后寒,非正疟也。 温病总是一热病,是二阳之正病也。
若烦闷者,放冷服之。刘河间《原病式》曰:涩物湿则滑泽,干则涩滞,燥湿相反故也。
或又曰,扶心阳而肺气更旺,夫心火也,肺金也,补心火,而肺不愈受其克乎?总而言之,阴阳气机出入之道不明也,千古混淆,不得不急正之。
风湿脉浮身重,汗出恶风者,防己黄芪汤主之。此症又与上热下寒同,但上、下、内、外稍异耳。